央视网消息:作为一名普通观众,看世运会无人机竞速比赛如何能从“看懂热闹”到“品出门道”?这里有一些实用建议帮您更好地享受观赛。
这个比赛比什么?比赛时,4名运动员同场竞技,他们佩戴专用眼镜,通过第一视角操控无人机,需在3分钟内,沿500多米长的赛道飞行3圈,连续穿越40多个障碍物。比如单门、双层门、田字门、蛇形门等。无人机的速度甚至能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左右。
展开剩余76%怎么算赢?简单说,就是“谁最快按规定路线飞完全程”。要是漏穿障碍、碰倒障碍,可能会被罚时,严重的甚至会取消成绩。
如果您在现场观赛,赛道旁边的大屏幕会实时同步飞手的第一视角画面。通过大屏幕,您能沉浸式感受那种紧张又刺激的比赛过程。
您可能还会发现赛道设计独具匠心,整体是一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图案。大熊猫也是本届世运会的吉祥物“蜀宝”的原型,晚上观赛光影交织效果更加震撼。
三维赛道毫厘必争 “人机合一”有多难
要操控好竞速无人机绝非易事,像“撞上障碍门”这种情况,也就是飞手们常说的“炸机”,发生频率其实非常高。但无人机竞速比赛的核心,恰恰是追求极限速度下的精准操控。它的魅力就在于对人机协同极限的不断突破。究竟要怎样才能做到“人机合一”?
成都世运会无人机竞速竞赛主任刘峰介绍,经常有的比赛速度每小时200多公里,接近每小时300公里的极限速度,需要人是毫秒级的反应和反馈。
无人机竞速比赛时,运动员对赛道的理解、空间的感知、飞行线路的设计、器材的组装与调试以及飞手和机械师之间的配合也同样重要。
刘峰介绍,所谓“空中F1”,它就是一个三维的空间,飞行路线有上、下、左、右、前、后,所以它要求运动员对空间的感知能力,对空间的路线要更加精准和灵敏。在过同样障碍门或者是同样弯道的时候,采取更优、更节省时间,甚至更节省电量的飞行方式,才能把领先优势建立起来。在设备的调试上面、组装上面要达到最佳的状态。他们只是规定了无人机基本的技术参数,剩下的就是靠运动员自己去选择配比,通过器材的调试,通过自己和机械师和整个团队的配合,最终才能达到“人机合一”。
发布于:北京市兴旺优配-实盘交易杠杆-股票实盘杠杆-配资门户有哪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