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中越边境战争虽然仅持续了28天,解放军以毫无悬念的优势取得了胜利,但这个胜利却并非易事。除了缺乏实战经验等问题外,越南军队的表现也让解放军感到极大的困扰。越军如同解放军的影子,造成了极大的适应困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越南几乎完全落入了越共的控制之中。然而,当法国军队重新卷土重来时,局势瞬间发生了急剧变化。胡志明及其残余势力被迫退入山区,面对强敌,他们几乎没有足够的力量与法国殖民者对抗。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越共武装甚至可以说是一支杂乱无章的队伍,连组织几百人的战斗都显得捉襟见肘。
胡志明最大的幸运在于,他曾亲自参与过中国革命,且与中共的领导人们,如周恩来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加之,越南历史上曾是中国的藩属,长久以来扮演着守护中国南疆的角色。因此,只要中国领导人没有失误,越南不可能落入敌对势力的掌控中。
展开剩余80%在胡志明发出求援后,中共中央迅速做出了回应,决定为越共提供援助,帮助其建立正规化的军事力量,尽早驱逐法国殖民者。考虑到当时的形势,13军被选中负责培训越南军队。
13军的前身是八路军129师386旅,首任旅长为陈赓。在经典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上级正是陈赓。可以想象,如果李云龙的独立团没有被分配其他任务,那么他们本应是13军的一部分。
在解放战争的尾声,陈赓带领三兵团南下,成功围歼了中国大陆上最后一支国民党军队。战后,13军被部署到云南,与越南接壤,这使得13军负责训练越南军队显得尤为适宜。
根据双方的协定,解放军首先为越共训练、装备了四个步兵师,分别是308师、312师、304师和320师,以及一个炮兵师。对于越南军队而言,他们几乎从零开始,所有的武器、装备和服饰都由中国提供,只需带着人来便可。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的师级番号从304开始,而解放军的师级番号通常仅到200多,难道胡志明故意避免与解放军番号重复,还是顺势继续排下去?
当时13军的军长是周希汉,陈赓的老部下,具有丰富的指挥经验并屡立战功。周希汉亲自挑选了合适的地点,腾出了位于砚山的13军营房专供越军使用。1950年5月7日,越共308师的第一批两个团从云南清水河入境,解放军全程护送,越南士兵一进营房便领到了全新的装备,待遇甚至比解放军还要好。
对于长期处于丛林中的越南士兵来说,过往常年风餐露宿,营养不良,身形消瘦。来到砚山后,他们按解放军标准享受了一月的伙食,普遍增重十几甚至二十斤,精神焕发,气色也好了很多。
在周希汉的直接指挥下,罗贵波、吴效闵等师团级干部负责了具体训练工作。由于越南军队几乎没有正规训练,他们的一切军事技能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基本上是在训练新兵。从基础的单兵技能到复杂的分队攻防,解放军传授的每一项战术都精细入微。
尽管解放军刚从战火中脱身,武器装备大多来自“万国造”,有蒋式、日式武器,也有美式的,不过美式武器较少,质量却最为优越。毛主席下令,老式杂牌武器一律不提供援助,必须使用美式武器。
考虑到13军的美式武器不多,周希汉经过请示从军区范围内调动各种美式装备,很快便将308师武装成了一支“美械师”,这些装备比法国军队的还要先进。特别是针对越南士兵的体型,轻便小巧的M1卡宾枪最受欢迎,还有M3冲锋枪、布朗宁轻机枪等装备,甚至每个连都配备了60毫米迫击炮。这使得越军步兵班的火力配置达到了当时的高水准,即使面对真正的美军,也不至于完全落后。
而对于越南的炮兵师,中央更是下了重手,特地调拨了24门美制105毫米榴弹炮,作为炮兵的核心火力支撑。这些炮的来源大多是从国民党部队缴获的,连陈赓司令都舍不得轻易使用,但这次全都送给了越南同志。这显示出中央对越南的巨大支持,决心帮助越共解放整个越南。
除了武器装备,战术训练也至关重要。解放军不遗余力地传授了一切可能的战术技巧,从侦察、步炮协同、工事构筑到正面突击、侧翼穿插、迂回包围,无一遗漏地传授给越南同志。为了更好地了解越南军队,罗贵波、吴效闵等干部深入基层,询问越南军队的历史战况,发现越南军队最大的弱点是“珍惜干部”,也就是过于害怕牺牲,导致指挥层与前线的距离过远,指挥失误频繁。
解放军教官指出,指挥员必须靠前指挥,团级、营级指挥官应该深入前沿阵地,才能及时调整战术,确保战斗的胜利。尽管如此,中方也在尊重越南军队的基础上进行了训练,避免强行要求越南军队按解放军标准执行。
经过三个月的训练,308师和312师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两个师成为越南军队中的精锐,越南的高级将领也大多来自这两支部队。其他的越南部队,则主要由这两个师抽调干部和战士组成。
然而,提升越南高级指挥官的能力依然困难重重。许多高级指挥员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因此,中央决定组建顾问团,由陈赓等老将协助越共军队进行战役指挥。
顾问团的作用并不是直接指挥,而是提供战略建议。在某次战役中,越共准备攻击法国占领的高平市,认为现在兵强马壮,可以一举打开战局。然而,陈赓和周希汉都认为高平的法国守军有很强的防守工事,攻下高平并不容易,建议先攻打守军较少的东溪,积累经验再进行更大规模的战役。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胡志明最终采纳了顾问团的建议,决定先攻打东溪。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越军以十倍兵力攻打300法军守卫的东溪,原计划半天内解决战斗,结果打了整整三天。最终,越南成功击溃了法国的援军,赢得了宝贵的胜利。
这次胜利进一步加深了越共对中国顾问的信任,陈赓被视为战神,希望他能继续在越南指导作战。然而,随着中央的调令,陈赓被派往朝鲜,越共将领虽然极为失望,却也只能请中国方面留下韦国清等人。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韦国清和顾问团的帮助逐渐让越南军队掌握了更多战役战术,取得了多次重要的胜利。尽管越共将领有时坚持自我,但每当他们忽视顾问团的建议时,战场上的局势往往不利,损失也会惨重。
发布于:天津市兴旺优配-实盘交易杠杆-股票实盘杠杆-配资门户有哪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