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关于国民党军是否参与了朝鲜战争这个问题,大多数人会给出肯定的回答。麦克阿瑟曾提议让国民党军参战,蒋介石也表示支持并积极配合,但最终这一提议被美国总统杜鲁门否决了。更有一些国民党特工曾伪装成翻译人员为美军服务,这类工作虽然与战争密切相关,但毕竟只是文职工作,并不算真正参与战斗。要想真正算作参战,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有军队直接参与军事行动,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印度的第60野战救护队,他们参与了“战斧行动”,直接跟随美军一起跳伞执行任务。
从表面上看,历史似乎如此,国民党军没有参战。但事实远非如此,国民党军参与朝鲜战争的事实已经是铁板钉钉的。回望历史,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真是让人感到极其恶心、冷酷无情,简直是丧尽天良。
展开剩余83%在朝鲜战争中,美军进行了数百次大小不同的作战行动。美国人有一个习惯,几乎每次行动都会给它们起个名字。规模较大的行动像李奇微的“杀手行动”(军科翻译为“屠夫作战”)、“开膛手行动”(军科翻译为“撕裂者行动”),较小的行动如“波列恰日行动”(作为“突击队行动”的一部分)。在所有这些行动中,有一个行动专门与国民党军有关,那就是被称为“窃取行动”,它出现在1951年美军作战行动年表的第二位。
为了决定志愿军是否入朝作战,周恩来总理几乎倾尽心力。在志愿军入朝之前,周总理和印度总理尼赫鲁进行了多次秘密磋商,并于1951年1月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印度将为中国提供三套野战医院的设备、药品以及医务人员。然而,这条机密情报被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其在尼赫鲁总理府内安插的间谍掌握了。1951年1月中旬,这名特工将这一情报报告给了华盛顿,美国认为这证明了印度虽然表面上保持中立,实际上却在暗中支持中国。这名特工还向中情局报告称,中国已从挪威租用了一艘货轮,计划将这些医疗设备和药品从印度孟买接走。他指出,药品的数量之多足以让三八线以北的每名敌军打上三针青霉素。
提到挪威,美国人心中顿时充满了愤怒。虽然挪威响应联合国号召,派出了医疗队去韩国,但同时它宣布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并继续与新中国进行贸易。美国多次对挪威施压,要求其停止与中国的贸易,但由于英国也在和新中国做生意,挪威最终置之不理。美国愤怒至极,甚至多次公开指责挪威“通共”。
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很多工作至今依然未被解密。尽管印度在朝鲜战争中的立场摇摆不定,既派兵参与“联合国军”,又在背后为中国提供了不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1951年的中情局虽然远不如现在庞大,但已经发展得相当迅速。当华盛顿的中情局总部确认了情报的可靠性后,立即发出了一条绝密指令:“不惜一切代价,务必阻止该船及其货物到达敌方。”不过,还有附加条件:“绝不能让美国政府陷入困境。”
问题在于,印度是“联合国军”的一员,尽管美方认为印度的行为属于“资敌”,但美国显然不能与印度公开决裂。至于挪威,尽管它在朝鲜战争中宣称中立,但美国无法在公海公然攻击中立国的船只,因为这会引发国际舆论风暴。于是,任务被交给了位于日本的丹麦裔特工汉斯·托夫特,他将执行这一棘手的任务。托夫特可谓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特工之一,尽管他并不为大众熟知,但实际上,特工这一职业,越低调越成功。名气大了,反而容易暴露。
托夫特的经历非常传奇。在加入特工行业之前,他在中国待了十年,经历了二战后参与地下抵抗组织的斗争,最终逃亡美国。在美国加入了情报界,成为了战略情报局(美国情报局前身)的一员,并且为铁托的游击队运输物资,获得了不少声誉。朝鲜战争爆发时,托夫特正在参加美国陆军预备役训练,第二天便接到了中情局的电话,被立即调往华盛顿,随后被派往远东地区。
托夫特接到任务后发现,要在公海上摧毁挪威货轮并不简单,关键是要确保不留下任何痕迹。在尝试通过美国海军和空军协助时,托夫特遇到了重重阻力,最终决定采取更隐秘的行动。他了解到,挪威货轮将会在香港停靠,准备补充物资。于是,托夫特决定借机在香港实施爆炸计划,甚至不顾英国的立场。
然而,情报错误,挪威货轮并未停靠香港,而是继续北上。托夫特随即请求美军继续协助追踪该船的行踪,但美国海空军的态度依然消极。最终,托夫特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求助于蒋介石。当年,托夫特曾在缅甸物资运输任务中与蒋介石有过接触,但这段往事已久,托夫特也不确定蒋介石是否还记得他。于是,他带着希望前往台湾。
令托夫特意外的是,蒋介石对这一请求竟然非常热衷,甚至亲自接见了他们。当托夫特提出让国民党海军伪装成海盗在公海打劫挪威货轮,蒋介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在中情局的策划下,远东海空军的配合下,国民党海军执行了这一行动。
最终,伪装成海盗的国民党炮艇成功截停了挪威货轮,扣押了船员,劫走了医疗设备和药品,而船上的医务人员则在执行完任务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美国方面给予托夫特100万美元的经费,蒋介石也因打击“共军”而欢欣鼓舞。然而,受害的却是这些无辜的医务人员,他们的命运至今成谜。国民党军的这一行为不仅让新中国损失巨大,也让本应救治志愿军伤员的医疗物资和设备被抢劫一空。
这场事件,也许是国民党在朝鲜战争中的最恶心的一次背后捅刀,甚至连美国人都为此感到不耻。美国学者评论称:“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海盗行为,无视国际法,公然袭击他国船只。”而蒋介石对此的反应,不仅没有丝毫愧疚,甚至看不到任何羞耻。
至于蒋介石在抗美援朝中的立场,尽管流传着“国民党军开探照灯引导解放军舰艇”的谣言,但也早已多次被辟谣。如今,依然有人认为蒋介石未参战是因为民族大义,这样的荒谬言论,或许有一天会像“国民党军参加诺曼底登陆”一样冒出来,而当这些谣言再次流行时,我们不妨用国民党军执行“窃取行动”的事实来揭穿它们。
---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曾于2014年5月、6月被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发布于:天津市兴旺优配-实盘交易杠杆-股票实盘杠杆-配资门户有哪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